Liquid Glass争议: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与害怕错过(FOMO)

网络上对于苹果Liquid Glass的调侃、嘲讽和争论依然在继续。

其实,无论谁赢了,最终都得接受苹果作为甲方Baba提出的方案。当然也可以转投安卓。

当年iOS新版本扁平化设计替代拟物化设计的时候,争议不比如今小,最终都或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了扁平化。相信大家后续也会接受Liquid Glass,一如当年的扁平化一样。

今天想分享这几年在美国二级市场摸爬滚打经历中学习到的两个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概念:【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 + 【害怕错过(FOMO,Fear of Missing Out)】。

就不细述其定义了,举几个例子方便理解吧。

抗拒改变,害怕失去,安于现状,即为前者。

机不再来,害怕错过,冲动下注,即为后者。

没有任何的对错,都是非常正常的人性和心理行为,结果也不一定就是负面的。

这俩在股市上也每天都会体现,会有人死不止损,会有人不停追高。尤其FOMO,几乎每年都有,美股大盘在回撤后都会短期加速反弹,效率很高,那个有名的BTFD(Buy The Fucking Dip)交易策略其实就是FOMO的另一个释义版。

现在,其实就很容易理解在这波Liquid Glass网络争议中为什么有人会抵触嘲讽,为什么会有人已经在修改代码希望搭上第一班车多点曝光了。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

#Apple#LiquidGlass#损失厌恶#FOMO#BTFD

苹果新设计语言Liquid Glass

这次苹果WWDC发布新的设计语言Liquid Glass,推特上“乔布斯的棺材板掀起来了”的话语不少。估计跟推特上App开发者比例偏高有关系,毕竟,对他们来说全是工作量负担。

龙爪槐守望者的这篇文章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背景信息,以及苹果角度上的急迫必要性。

我个人倒觉得,其实还好,这么多年无论那个行业,新的东西出来,几乎都是会有一次天要塌了的舆论风暴,但实际上过后该干嘛还是会干嘛。况且,新的风格质感我觉得还是挺可以的。

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所有目前看起来有不足的地方,最终都会被调整和被适应下来。就拿文字可读性不佳来说,最终一张深色壁纸和App深色系背景就能解决,开发者也会往这个方向去走。

补充几点:

  • 考虑到大小App开发者/厂商因为开发语言/架构导致的最终适配工作量不一,苹果的UI生态(视觉+交互)大概率会割裂好一阵子了
  • 目前iOS+安卓双终端一致体验的App,后面如何维护?工作量几何?原生开发者明显会受益略多适配工作量不会太大,而flutter等架构的产品将会不小的工作量了,至少也要等各类上游库的工作进展

按苹果的大版本尿性,相信26正式版之前的每个beta版都会跟以往一样做大幅度修改和优化,最终的正式版本应该不会像今天刚发布这样这么“尖锐”。

#苹果#iOS#WWDC#LiquidGlass

悠哉字体 / Yozai Font

又一款开源字体,霞鹜文楷的兄弟

对好看的手写体一向抵抗力偏弱,只是用在稍多文字量的阅读上,用眼压力会略大

但,毫无疑问,很好看,推荐

#字体#Font

悠哉字体 / Yozai Font

悠哉字体 / Yozai Font

https://github.com/lxgw/yozai-font

主题微调 - SouthLane南里

微调了下主题,老皮截图做个记录,新旧两皮排排坐对比下

纵是微调,仪式感不能少,命名SouthLane,香港大学旁的一条路,也是常去的一家咖啡馆的名字

换了之前推荐过的字体【LXGW WenKai / 霞鹜文楷】,很喜欢

特别感谢两位主题作者

老照片 - 2013美国西部行

2025苹果WWDC后天10号开幕,几位老朋友这两天陆续抵达旧金山,群上share见闻。

算一算,距离我上一次去旧金山,已然是12年前的事,而且运气奇差,飞机落地就传来美国政府关门的消息,后续所有大小国家公园都闭园(更是废了好几个不可退的酒店费用),行程最终变成了旧金山、拉斯维加斯、洛杉矶的三城市CityWalk。

NAS上翻出几张iPhone4S拍的照片share下。现在看来,画质是真的渣,但我个人认为iPhone4S依然是这么多代iPhone中最经典的机型。4(For) Steve,致敬乔布斯。

一些还记得的印象

  • 旧金山,很喜欢。跟香港岛.中西区很像,地势各种坡跟重庆也很相似
  • 第1代特斯拉ModelS,在硅谷比例很高,放在2013年那个时间点,唯有感叹。且外观至今变化不大
  • 去了网传的乔布斯故居,不知真假,挺安静的街区,当时挺怕被当作擅闯给biubiu了破涕为笑
  • 去了Google蹭了一顿员工餐,赞。进44号Android团队大楼lobby瞻仰了一番
  • 去了Cupertino当时的苹果总部 1 Infinite Loop瞻仰了一番
  • 自驾1号公路,非常漂亮
  • 洛杉矶环球影城,亲眼见到了当年火热的TheWalkingDead的几位主演
  • 拉斯维加斯一般般,没啥特别的印象,继续上路去了马蹄湾和羚羊谷,漂亮

若问后面有时间还去么,算了,这几年祛魅得也差不多了。国内都还没有跑个遍呢

#老照片#美国#Apple#Google#Tesla

标题取名有点难 #2

中年男人的幸福:下午一觉到傍晚,耳根清净食电子榨菜

#标题取名有点难#电子榨菜

标题取名有点难 #1

小朋友期末考试本周终于完结。香港1个学年3段学期,意味着1年有3次期末考试,每次期末陪考真的很废老父破涕为笑

乘着周末独自奔回深圳休养休养,睡眠时长终于正常点了(P1)。P2-4是日常睡眠,晚上美股,早上娃早饭、送校车,结果就是时间稀碎。2025,努力调整捂脸

生物钟真是很顽固,今年的冬令时到夏令时,我的生物钟至今也未能切换成功。

#标题取名有点难#睡眠#生物钟#期末考试

转眼十年

刚收到IB发来的周年邮件,时间过得真的好快,转眼十年。

这个日子一直记得很清楚,原因有2。其一,这是我职业转型的正式起点,而后的2年间完成了从前东家主动离职转身进入金融业,专注美股到至今。其二,当时开完户将我手上所有头寸从香港Transfer过去后的第2周就迎来了2015年那波A股疯狂牛市的顶点,随后3个月的狂跌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至今印象深刻。

说说2个月小结

从3月最后一天把说说频道更新上线,到今天整2个月了,小结几句:

  • 65天发布了45条,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当了回高产"作家"呲牙
  • 感受挺好,不考虑行文结构、逻辑、封面图、配图,写/发的心智/心理负担小了许多
  • 暂时没了写长文的兴致,对于Blog,分享真实生活或许对于自己才更有持久动力和长久意义
  • 遗留问题,主题风格跟朋友圈主题搭配欠佳,目前没时间和动力整这,留个todo,后续再折腾 坑已填

#todo#此条不上RSS

365Days-20250602

维港7km锻炼结束,跑钓鱼佬跟前凑凑热闹。这几年时不时的就过去瞅瞅,见多了之后,慢慢开始有点懂这群钓鱼佬乐此不疲的嗨点所在。

很多时候跟投资挺像,等待的过程永远都是平平淡淡需要耐心,嗨点总是在起钩与平掉头寸结算盈利的那一刻。

本来也是好几只野猫的快乐时刻,基本上钓上来的小杂鱼都是给了它们填腹,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都不过来了,估摸是晚上调皮小屁孩们追闹把猫们都吓着了吧。#365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