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ing it happen 让梦想成真

去年重启这个停更了10年的Blog的时候,新用上了Making it happen这个副标题,一直也没有机会说道说道它的来源,最近收拾深圳的家做断舍离,翻出了一些很古早的物件,比如图1图2,Making it happen这句话的来源其实就是这家我大学毕业后入职的第一家公司(NCS新电信息科技)的企业文化slogan(原话是making IT happen,我做了IT一词的大小写改动),当时是新加坡电信全资子公司,中国总部在苏州。依然还记得当时在西安参加公司招聘面试的情景,笔试全英文,复试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是从新加坡总部过来的,中文+英文,整个过程相当的职业化,这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历与外企接触,感观相当不错。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的我,感谢学生阶段一直把英语抓得比较紧,当然也是上天垂青,拿到了这个offer。入职第一天就喜欢上了这句话,确实是很契合当时那个初出茅庐、能怼天怼地的小嫩头青男生的心境。虽然在苏州没有呆多久就直接到了深圳入职了腾讯,但依然感激在NCS的那段日子,后续一直持续至今的很多职场习惯和技能都学自或启蒙于这里(后来在腾讯的很多年里,周1到周4没有特别的原因的话一般都会穿着“相对正式“一些,衬衣靴子什么的,周五则相对随意些,T恤拖鞋运动鞋之类的,其实也源自于在NCS时的习惯)。后来我们同一批入职的小伙伴一部分去了上海HP等公司,一部分直接去了新加坡总部。到最后一次得知它的消息就是图3这样,整个中国公司重组,名字也改成了如今的恩士迅(NCS),当然这句slogan也跟着成为历史了。Anyway,这些都不影响我继续喜欢它,现在以及未来的每一天,每一个目标,Making it happen,让梦想成真。

那一年,我决定踏出一步

昨晚闲逛刷到这位博主3年前的文章,把我又再次带回了那3年,本想立即share出来并记录下几笔,但后又按捺住了想法,全因经过这么多年的社会锤炼,即使我当前肉身在“外”,但也没有什么点评或探讨一些话题的动力和兴致。但这篇文章真的深深激活了我那几年的记忆,今晚眼里看着美股不死不活的大盘走势,心里却一直在回忆那三年的一些点滴事。想了又想,还是写几句吧,一直都刻意回避写正式的文章笔记,那就以说说这样的形式碎碎念几句。其实最近的这几年,很多朋友、包括不少腾讯的前同事时不时都会问,为什么突然就搬家去了香港,我基本都笑笑回说想娃在香港上学把英语基础打好点,但其实,如果没有那三年的经历,极大概率现在小朋友应该还在深圳某小学上学吧。其中一些朋友知道我其实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证已经很多年,一直未曾真的为了PR动过到HK工作或者生活的想法,甚至包括当初小朋友出生都基本没有动过想在香港出生的念头。那3年大部分时间在深圳,小部分时间在香港,来回3次往返,体验过最长21天的酒店隔离,也经历过深圳最严街道社区居家隔离1个月有余的经历,更不缺少买不到菜的愤怒和无奈,一切就是那么的荒唐但又那么的现实。至今我都还清楚的记得2022年12月正式全面放开时,我当时人正在香港,还在犹豫是否要再次忍受酒店隔离回深圳与家人团年,后面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放开了,我还抢到了时隔3年重启运营首日的从香港西九龙到福田的高铁票。图1是我带着小朋友搭乘高铁从深圳前往香港准备正式入学当日所拍摄。可以说,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时光虽会流逝,但我不愿做那个善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