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愧称为IT荒漠,就Starbucks这种级别的企业了,官方App出这么大问题,这半年内都遇到2次了,上次是APP无法充值(持续了至少6天),这次是用户profile api挂了(从7号周2发现,一直到昨天9号也没好),无法拉取账户余额,进而无法App下单扣费。
我猜Starbucks在香港澳门是没有什么IT团队的,都不排除这玩意儿是放在欧美某个国家地区的技术外包团队研发和运维的,不然也不至于识别和修复问题这么迟钝,放在国内早就P0事故了。当然,我也估摸这影响的人可能也不是太多,不然也不会如此结果,香港人还是比较念旧,喜欢老式柜台服务,不管是人工还是自助点餐机。只是这都2025年了,实在......
在香港这几年,大大小小的日常生活在线服务基本都体验了个遍,喝咖啡、吃快餐、购物、电信缴费、银行服务,基本就没有让人舒畅过的。不是UIUX体验堪称垃圾,就是App那个速度堪比蜗牛,要么就是各种BUG似乎都眼瞎当没发现修复迟钝。在我使用范围内,唯一各方面还不错的,那就只剩下众安银行App和麦当劳App了,当然,瑞幸进香港之后,App也支持香港门店了,体验跟国内一致。
上2周,去钻石山办事,地铁站出来就见到瑞幸门店,进去来了一杯,体验一如既往的秒杀星巴克。当然,入乡随俗,店里多了一个自助点餐机。
PS,其实本不想说什么IT荒漠这种略不敬的词语,但香港星巴克实在太搞笑了,最后还是微信香港星巴克小程序下单才算是完事,找时间再喝两杯就可以删App了,太垃圾实在招惹不起。




十几年去香港好像记得都是刷卡或现金消费。还有个疑问?星巴克的管理层对IT这么迟钝吗?app都这样了,也不考虑换一换人吗?还是企业管理对人太宽容了?对员工来说是好事吧
我的理解,它就一个相当纯粹的传统门店销售服务企业,IT这种事,对于他们的管理层(香港+澳门),大概率也就只有一个进销存+订单管理系统的概念,新时代的东西要在它身上落地,不敢预期不敢想。
香港生活挺不错的吧
哈,各有各好吧,能在一个城市快速的找到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最舒服的,否则就会比较...那啥,你懂的
感觉现在内地的星巴克也不太好了,不管是APP还是店内,感觉体验感都不太好了
星巴克这种困局,我也想看看后面能不能接开,我觉得挺难的,就算接下来股权出售重组完毕也会很难,连我这种一年几百颗星的铁粉最终都把它弃了
香港人还是比较念旧,喜欢老式柜台服务。香港有外卖吗?现在的人类没有外卖可怎么活啊
外卖有,美团在香港的TeeKa运营得很不错,内地过来的新移民和HK本地年轻人用得比较多。Teeka体验也不错,不过属于是内地产品技术“转运”的了。Teeka来了之后那些本地生活服务,外卖Deliveroo已经倒下了,Pandafood还在撑着但我估计也撑不了多久了,高德打车来了之后,打车服务HKTAXI也倒下了,但这些体验就很文中提到的那种很HK本土特色,说实话,品不来。
其实这算是一种发展的太早必然结果,当年香港的柜台、八达通、自助机的先进程度简直是秒杀内地的。但是现在这些全都成了改变的负债。
认同,但香港给人的断层感太强。其实有时候,它大可继续保持保守,可以不转型不拥抱,但拥抱得如此扭捏,对于中大型商业企业来说,实在不应该。与香港类似的,新加坡,也是后起被时代推着走,但两者目前还是有一些距离了
原来是真的啊,我朋友去了一遍之后,疯狂吐槽和深圳完全不一样🤣(我就只配喝9.9的Luckin Coffee
哈,我在深圳的时候也是每天瑞幸9.9,哈哈。其实香港也没有说得那么不堪,只是,在这个方面显得有点不上进。就是给人那种扭扭捏捏,被人推着不得不走,但又不情不愿的感觉,反正比较糟心。我反正是有点那种恨其不争的感觉。
本来想着自己这些app很少用。 但是想着你可以成立个公司接管这些app。哈哈。
哈,真那么豪可以随意接管了,那也看不上这些玩意儿了